坑梓打造文化名片 2000人腰鼓队敲出浩浩鼓威
来源:深圳商报
发布日期:2011-05-19 09:29
分享:

坑梓腰鼓队在坑梓文化广场演出,阵势庞大场面恢弘。

深圳新闻网坪山讯 你也许听说过坪山新区的坑梓腰鼓,可你知道吗,在坑梓办事处辖区有2000人的腰鼓队伍,平均每4名本地户籍居民中就有一名腰鼓队员,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打腰鼓,几乎所有中小学生都会打腰鼓。腰鼓,已成为坑梓、坪山新区乃至深圳的一张“文化名片”。

日前,坪山新区坑梓办事处决定,从今年起,每年国庆期间举办一次腰鼓比赛。要把腰鼓作为坑梓最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将规模做得更大名气做得更响,努力传承好发展好这一传统民俗。

“移植”陕北安塞腰鼓

坑梓腰鼓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特产”,而是经由陕北腰鼓“移植”而来。追溯它的历史,还得从16年前那一次对口扶贫活动说起。用带头组建的坑梓现宣传部副部长黄建勋的话说:“坑梓腰鼓的诞生其实缘于一次‘不经意’的爱心之行。”

1995年,在与贫困地区“心连心”活动中,当时的坑梓镇为陕北延安革命老区安塞县镰刀湾乡捐款30万元援建一所希望小学。小学落成后,坑梓镇领导一行受邀为学校剪彩。当地的腰鼓队夹道欢迎表演安塞腰鼓:黄土地上尘土漫漫,西北汉子的脸上却神采飞扬;鼓声震震,气势磅礴。刹那间,坑梓人被这刚劲有力、波澜壮阔的腰鼓深深震撼。

返回深圳后,镇干部遂萌发将安塞腰鼓引入坑梓,以此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念头。

1996年,适逢当时的坑梓建镇十周年。7月,坑梓镇领导联系安塞县领导,提出想请两位教练到深圳教腰鼓,安塞县负责人一口答应,并选出两名“腰鼓高手”到坑梓传授技艺。坑梓镇还出资4万余元从安塞订购了一批腰鼓器材,从各机关、农村青年和中学生中抽调组成200人的腰鼓队。

1996年11月,在坑梓建镇10周年暨光祖中学建校90年大庆的庆典上,200名坑梓腰鼓队员进行汇报演出。刚劲奔放的姿态、欢快激越的鼓声、腾空飞跃的鼓手、翻飞的彩绸、挥舞的鼓槌、磅礴的气势,一下子击中全场所有人。一位已移居惠州、原籍坑梓的东纵老战士看到精彩的表演后激动得泪流满面,连声道:“坑梓有希望,坑梓大有希望。”

至此,从陕北黄土高原“远道”而来的腰鼓艺术,在坑梓扎下了根。各个社区、学校纷纷组建腰鼓队,近20支队伍活跃在各个社区。

2004年,以打造“人文坑梓”为契机,街道办事处决定在原有基础上对坑梓腰鼓进行全面提升,进一步扩充队员人数,壮大演出规模,提升动作质量,重振坑梓腰鼓浩浩鼓威。经过10多年的发展,源自大西北黄土地上的安塞腰鼓在南国坑梓落地生根。从最初的200人发展到如今的2000人腰鼓队伍,从起初一个种子队发展到7支代表队,还有一支80人组成的女子腰鼓精英队。腰鼓,逐渐成为坑梓一张闪亮的名片。

坑梓腰鼓首批队员,腰鼓协会会长陈雪芬说:“2000人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意味着每4个坑梓本地户籍居民中就有一个腰鼓队员,意味着差不多每个家庭都有人参加了这项活动。这是一项真正在坑梓得到了全面普及的群众文体活动。”

坑梓腰鼓体现南国特色

坑梓办事处文化中心主任姚映光是坑梓腰鼓队的第一批学员,也是现在坑梓腰鼓队的总教练。他告诉记者,坑梓腰鼓从安塞腰鼓移植过来后,加入南方的地域特色,经过十几年不断摸索改良创新,从服饰、风格、表演形式等方面均形成了“坑梓特色”。

因坑梓地处南国,气候湿热,队员们扎不住白头巾,改用布带扎成头花戴在头上,服装采用金黄色短袖九分裤,鞋子则选择白色球鞋,女队员的鞋上还扎上红色的小球。因为训练表演不在黄土地上,而是舞台或者广场,表演动作更趋简单、灵巧。“安塞腰鼓只有鼓点和唢呐,我们则在鼓舞中加入了音乐的元素,更舞蹈化、艺术化。”姚映光说。

不仅如此,坑梓腰鼓还组成坑梓腰鼓教练组,将动作逐个分解,文图并茂,设计了“凤凰展翅”、“鲤鱼跳龙门”、“四步三望”、“闪腰鼓”等鼓点的动作,编排出自己的腰鼓教材。

而最大的不同还在于,坑梓腰鼓中融入了南方的细腻、秀美和婉约。不同于安塞腰鼓队员多为西北大汉,年龄不等,坑梓腰鼓的队员以年轻人居多,队员中80%为女性。“女性更温柔细致娇俏,因此腰鼓的动作编排上更趋于柔美,更有观赏性。”姚映光说。

虽有了南国味道,但腰鼓的“神”韵依然未变。在陈雪芬看来,安塞腰鼓动作豪迈粗犷、舞姿刚劲奔放,充分体现了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而且不论舞姿、鼓声怎么变化,总是有一个“神”蕴涵其中:那就是与自然对抗的决心与勇气、对待生活的热情与执著,以及团结一心的力量和遇到困难坚强不屈的意志力。

目前,坑梓腰鼓队已创造出一种具有坑梓特色的新的腰鼓表演形式。三次成功走进中央电视台,并在中国国际客家文化节开幕式、欢送驻港部队、庆澳门回归等40多场大型活动中作主题表演,在2005年深圳市“鹏城金秋”艺术节比赛中还曾斩获铜奖。

最值得一提的是,坑梓腰鼓注重群众活动的普适性,坚持从娃娃抓起。在坑梓各中小学、幼儿园,腰鼓已成为传统文化项目,并列入常规体育课,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打腰鼓。

女子“腰精”迷人眼

在2000人的腰鼓队伍中,不得不说的是一支80人组成的女子腰鼓精英队,简称为女子“腰精队”,腰与妖同音,队员们更是戏说这是一群女妖精们组成的队伍,为这支队伍添上十足的女人味,和无限的妩媚。

坑梓办事处文体中心工作人员沈婷和唐黎黎分别是第二批、第三批腰鼓队员,如今也成长为腰鼓队的教练。唐黎黎至今还是这支队伍的主力兼教练。

这支队伍在二人的打造下,多次在市、区成功登台演出,成为舞台上一道迷人的风景。二人告诉记者,还有不少年轻的小伙子从这支腰精队里找到了心仪的姑娘。

打腰鼓很累但很美

最开始,训练是非常辛苦的。

2002年,民族舞专业毕业的唐黎黎开始打腰鼓。因有舞蹈基础,动作灵活,协调性好,唐黎黎很快掌握了打腰鼓的要领。

但是与舞蹈不同的是,腰鼓动作幅度更大,尤其是很多跳跃动作,几个动作下来,累得大汗淋漓。最累的还是腰间挎鼓,长时间训练下来,胯部淤青,拿鼓槌的两只手也成了紫青色。

唐黎黎说,有些没基础不经常运动的人刚开始打腰鼓,“练三天就瘫在床上,下床得挪下来,上厕所也蹲不下来。”有些踢腿还不小心韧带撕裂。

26岁的唐黎黎平素生活中是一个颇为时尚的女孩子,当时接触腰鼓最大的感受是“很土”,也从未想过以腰鼓来健身,但是打腰鼓久了之后,她对腰鼓有了新的认识:“腰鼓既能锻炼人的意志,提高人的纪律性,又能陶冶情操锻炼身体。我每次会尽力让动作更漂亮,展现自己最美的一面。”

不止唐黎黎有这样的感觉,姚映光甚至开玩笑地说:“我至今认为打鼓时自己是最美的。”

当年还是文体中心一名干事的姚映光,现在已经不打腰鼓了,但他至今还记得打腰鼓时那些难忘的往事。七八月份是深圳最热的时候,当时200名队员顶着烈日在露天场地三个月苦训,个个都晒得黑不溜秋,累得都快虚脱,鞋子磨破了好几双。1997年香港回归欢送驻港部队,凌晨大雨滂沱,队员们衣服全湿了,有些人鞋子也踢飞了,光脚回去,还有不少人淋到生病。但是,队员们还是坚持了下来。

唐黎黎笑着告诉记者,打鼓虽然累,但是为年轻人创造了认识交流的机会,每一届腰鼓比赛总能成就几段美丽的“腰鼓情缘”。姚映光和他的妻子黄雪琴就是因鼓结缘,至今在腰鼓队里被传为佳话。

如今,坑梓腰鼓已经迈过了十五个年头,腰鼓也敲响了坑梓的名声。问到未来坑梓腰鼓怎样走得更稳更好,姚映光说,为了普及、维护和发展坑梓腰鼓,坑梓办事处一直不遗余力支持腰鼓的发展,但现在却面临着青黄不接的“断层”尴尬。“35周岁以上的都不能打鼓了。”让他略为无奈的是:“坑梓腰鼓主要成员是500人,参加一次比赛或表演,经费是个不小的压力。”

编辑:郑则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