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舞麒麟:客家文化大放异彩
来源:深圳商报
发布日期:2011-06-12 12:58
分享:

坪山光武堂舞麒麟在训练。

坪山光武堂舞麒麟在元宵麒麟巡游上演出。

深圳新闻网坪山讯 坪山舞麒麟,远近闻名。这项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客家民间传统文化,不仅传承着世代客家人“麒麟呈祥”的美好祝愿,而且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放异彩。2009年1月,“坪山麒麟舞”成为深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在广东省第三届麒麟舞大赛上,坪山舞麒麟一举摘得“创新组”金奖。

日前,本报记者深入坪山办事处,实地探访坪山舞麒麟这一客家民间文化,触摸坪山舞麒麟的古往与今来,感受200年民间传统艺术的传神魅力。

麒麟必须先“开光”

在坪山新区坪山办事处和平路,两栋商铺的中间,有一个并不起眼,甚至稍不留意就会被忽略的中医跌打馆——光武堂。

不要以为这只是一间普通的中医诊所,推开大门,跃入眼球的就是右侧墙檐下整齐摆放着几个麒麟头,仿佛俯瞰着芸芸众生。坪山每年的婚庆、重大节目、祭祖等活动中精彩的舞麒麟表演,很多就出自光武堂堂主,中国江西竹林寺螳螂派国术总会会长,土生土长的坪山人,黄耀华师傅及其率领的弟子之手。至今,黄耀华收有200余名弟子分布坪山各地,最小的才14岁,最大的也已经60来岁了。坪山舞麒麟在岁月的变迁中烙下了深深的坪山印记,成长为深圳客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散发着民间传统艺术的流光溢彩。

麒麟,在《山海经》、《拾遗记》等均有记载,作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与凤、龟、龙并称“四灵”,并居“四灵”之首,麒麟外形奇特,集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马蹄、牛尾等之美,性仁慈,因而也被称为仁兽。在客家传说中,凡麒麟踩过的地方,都会给那里的人们带来吉祥,故有“麒麟呈祥”之说。

舞麒麟是客家传统民间文化。过去,坪山的舞麒麟活动,集中在春节前后。每年秋收农闲后,参与者就开始练习武术和舞麒麟的套路。至春节前十天左右,举行庄重的“开光”仪式。开光时间一般在子夜,地点选择在枝叶茂盛的古树下,“开光”前麒麟头的眼睛要用珠纱蒙住,举行“开光”仪式时,先由师父摆上祭品、上香、燃烛、烧元宝、参拜天地,然后师父摘下蒙在麒麟双眼的珠纱并点睛,随着师父一声“祥麟开光、如意吉祥、万事胜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队员们在鞭炮锣鼓声中,舞起“点睛”后的麒麟,表现出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神态,接受天地神灵的洗礼,至此,整个“开光”仪式结束。

经过“开光”仪式的麒麟,则在额顶加装“驱邪镜”。加装了“驱邪镜”的麒麟,就不在是普通意义上的道具,而是具有“驱魔除邪”功能的神器了。

“开光”后,舞麒麟就从正月初二一直热热闹闹开演到正月十五。黄耀华说,这是告诉乡亲们,要开始新的一年春耕了,麒麟祈福,也是祈祷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编辑:曾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