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齐:少年的心
来源:坪山新区新闻周报
发布日期:2013-07-11 13:49
分享:

当代艺术

我们来到楼上工作间,看到了应天齐的近作。在一大片综合材料堆砌的包围中,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古董木雕,雕的一个小小的招财童子,他的一条腿已经淹没在了综合材料之中。应老师说,创作的灵感来自于芜湖古城拆迁。10年前,他曾经呼吁留下古城,并做了有关提案。但是如今古城早已彻底拆除,而这小小的孩童木雕也是应老师在废墟中找到的,可以想见他的那种无奈。过去的岁月联合金色的辉煌都将淹没在现代化进程中,一如当年林徽因痛哭失去的古京城。艺术家的神经常常敏感脆弱,他们对于美的失去之痛远远大于常人,因为他们明白,失去的文化确实无法复制和替代。谈起这些,他的音调还会高亢起来,话语里甚至有着青年人才有的感性和激动。

老实说,我一直是不懂当代艺术的,我的阅历有限,让我偏爱古典和写实的艺术作品,但是当我聆听应老师的话语时,我明白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艺术形式。我也能够理解应老师为什么能在芜湖的古城废墟中去找几车子所谓“破铜烂铁秦砖汉瓦”,不远万里运到威尼斯双年展,然后亲自把它们一件件锁进一个大铁笼子,展示给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

当代艺术要如利刃一样刺痛人心发人深省,恐怕只能不断发展和突破艺术方式的极限,最后的技法将成为一种形式或者载体,比拼的将是深刻的思想和有目共睹的形态。

作为一个年过花甲的艺术家,不再延续固有的讨巧传统,而是用如此尖锐化的形式去走在当代艺术的前列,应天齐不能不让我由衷感叹。

深刻的思想会让人痛苦,但是通过艺术形式得到宣泄和认可也是一种幸福。在沧桑的积淀中,艺术家总可以找到全新的方式诠释自我,表达观点。一如鹰可以穿破层云,翱翔于天。

尾声

在朦胧的月色和他爽朗的笑声里,我们作别了应老师。回望着他挺拔的身影,我还是会感觉到他与真实不相符的年轻。这是一位走过了几个时代的老人,也经历了很多苦难,更是针砭时弊的艺术家,但他却始终能走在艺术的前沿,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永远不会忘记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所以会无视桎梏,说一些很多人不敢说的真心话。这一切,源于他对艺术的挚爱,也因为他的胸腔里始终跳动着一颗少年的心。

编辑:郑则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