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展示的《前进报》。
曾马权在“曾生故居”前向记者讲述曾生的故事
石灰陂村祠堂“三兴堂”。
深圳新闻网坪山讯(记者 林晓斌 文/图)位于坪山新区东纵路的东江纵队纪念馆建成于2000年5月,并在同年12月投入使用。这座由深圳市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筹建的纪念馆包括主馆、曾生故居以及《前进报》社旧址三部分。说起坪山的东纵纪念馆,不可不提及一个人,那就是东纵总司令曾生。
近日,记者在坪山东纵纪念馆见到了曾马权,这位82岁高龄的老人与曾生同是坪山石灰陂人,同属一个宗族,管曾生叫叔父。从事几十年一线教学工作的他,1992年退休回乡之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宗族的事务上,修族谱,写祠志。曾马权带领记者从东纵纪念馆到石灰陂祠堂(又名三兴堂),为记者讲述其亲身经历以及儿时的零星记忆。
半夜磨谷补给游击队
走进东纵纪念馆大门,东侧是《前进报》社旧址,社址后面,是曾生故居,故居与门外的三兴堂连成一体。
1938年10月,日寇入侵华南占领广州,东江下游沦陷,曾生奉上级命令从香港回到坪山,组织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当时一无武器,二无军饷,曾生只好与族人商议,把三兴堂当时仅有的5支土枪、2门土炮以及6个趸(喜庆时用火药装上,点燃做礼炮用)拿去充当最早抗日的武器。唯一像样的武器,是他父亲的遗物,从澳大利亚带来的一支左轮枪,为曾生私人佩戴。
组建游击队初期,不仅武器缺,粮食也没有。曾马权介绍,他家位于村口的南大门,有一间卧室窗朝西,隔三差五有人深夜会敲响他家的木窗,这时他母亲便起床开门出去,不久,南大门的石磨声便会响起。“后来母亲告诉我,生叔带人回来磨自己家的谷子了。”现在纪念馆内“曾生故居”的位置,是当时曾生家存放粮食的仓库。那时候曾生的母亲钟玉珍把家里的几亩田出租,收取一些租谷储存在那里,曾生组建游击队的时候缺粮食,经常会从家里取粮食补给游击队。
卖出良田偿还药款
当时,曾生家的十几亩田地是一家的依靠。曾马权告诉记者,曾生的父亲曾庭杰之前在澳大利亚开小店,经过多年苦熬,积攒一点钱带回家置了十几亩田,作为家人经济生活的来源。曾生在香港搞海员工运的时候,为筹办海华学校,征得母亲同意卖了几亩。后来游击队队伍壮大,曾生在村里面的知新书室办起了“平民医院”,除了给部队伤员疗伤,也给一些平民看病。后来伤员增多,少医缺药,部队面临困境,只好向药商佘药。时间长了,无钱偿还,逼得曾生把家里最后的三块良田(约3.5亩)卖给了药商。
曾马权走出“曾生故居”,指着正前方曾生铜像所在的位置告诉记者,曾生当时卖的三块良田正是这一片地方。
曾马权说,现在的《前进报》社旧址,最先是村里的知新书室,后来成为“平民医院”,再后来《前进报》社才入驻。
强大的“明星”办报阵容
最早的《前进报》社,是位于三兴堂北侧的“观音娘娘”室,与曾生居住的老屋紧挨着,在曾马权家的正对面。据曾马权介绍,小时候经常能看到报社工作人员在此印报纸,那时候没有印刷机,蜡纸、铁笔、油墨成了印刷工具。
1941年,为了宣传抗日救亡,曾生和王作尧领导的抗日游击大队分别创办了抗日报纸《大家团结》和《新百姓》,这两份报纸就是后来《前进报》的前身。这两份报纸可不简单,1942年,当时从香港营救出来的邹韬奋、茅盾、黎澍、宋之的等住在白石龙村附近,邹韬奋不光对这两份报纸赞赏有加,还提出一个建议:办一张为民众说话的报纸,于是,《新百姓》就改叫《东江民报》,邹韬奋还亲笔题写了报头。茅盾则为这份报纸的副刊题写了《民声》二字。丁聪、特伟两位画家为《东江民报》画了不少漫画。有这么多文化名人“加盟”,堪称史上强大的“明星”办报阵容。
从1942年2月到3月,《东江民报》一共出版了6期。这年春天,《东江民报》改为《前进报》,成为东江抗日游击总队机关报,于当年的3月29日正式发刊。1946年6月,东江纵队北撤山东,《前进报》随之停刊,发行了100多期的《前进报》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