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不合格的项目有哪些危害?
严不严重?
小编为您科普一下~
本次抽检主要发现以下问题:
一是部分种类产品添加剂超标,说明有的生产企业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或原料本身存在问题;
二是部分种类产品微生物指标超标,说明有的生产经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卫生条件控制不严、贮存不当等问题;
三是个别产品理化指标不合格,说明产品生产经营过程可能存在原料把关不严、过程监控不足、贮存条件不当等问题;
四是个别产品检出非食用物质,其主要由于不良商家人为添加所致。
微生物指标类项目
食品检测中,常见的微生物指标一般分为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大肠菌群、霉菌(霉菌计数)和菌落总数。
致病菌对食用者人体健康有较大影响,是造成食物中毒的最主要元凶。不论在国外还是中国,相关监测数据显示,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引起的食源性问题是目前排在第一位的食品安全问题。本次抽检未发现致病菌超标的情况。
霉菌(霉菌计数)超标是食品抽检中最常见的不合格项目,霉菌不属致病菌指标,不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高风险指标,但这两个指标能反映食品及食品加工环境卫生状况优劣,是反映食品质量和指导食品从业者整改的重要指示性指标。出现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超标的主要原因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包装、贮运、销售等环节卫生防护措施不足,人员和环境卫生管理不严,造成对食品的微生物污染。
食品添加剂类项目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在食品生产上允许加入食品添加剂,但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必须符合我国强制性标准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现代食品加工不可能离开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适当使用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还能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此外,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在设定食品添加剂的限量时还考虑了较高的安全系数,因此,市民无需对食品添加剂过度担忧。虽然如此,企业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表明企业守法经营意识薄弱,此类违规行为应进行严肃查处。
本次抽检出现食品添加剂不合格,主要为超范围和超量添加,具体项目包括防腐剂(如脱氢乙酸、二氧化硫等)、 甜味剂(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糖精钠等)、铝的残留量等。涉及的主要食品类别包括:豆制品、酒类、粮食加工品、蔬菜干制品、酱腌菜、水产制品等。
非法添加物
本次抽检发现餐饮环节1批次种植业检出毒死蜱;1批次畜产品检出莱克多巴胺;1批次水产品中检出孔雀石绿。
毒死蜱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属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三重作用,对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上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具有较好防效。如不慎误服,其通过抑制体内神经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或胆碱酯酶ChE的活性而破坏了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会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抽搐、痉挛、麻痹、恶心呕吐。故该品应远离儿童及其他无关人员,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中。
莱克多巴胺和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属于β-兴奋剂类药物。“瘦肉精”,属肾上腺类激素。该类物质添加于饲料中可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属于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药物。
农业部早在2002年发布的235公告中就将孔雀石绿列为禁止用兽药并禁止检出,孔雀石绿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由于没有低廉有效的替代品,孔雀石绿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屡禁不止。
其他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如谷氨酸钠)不合格,一般不会造成食品安全风险,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品的内在质量存在不足,表明生产企业未按标准组织生产或生产工艺控制不严,也有可能是部分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偷工减料所致。
编辑整理:食药深圳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