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文化创新道路上的深圳足音!2016深圳宣传文化十件大事出炉
来源:深圳晚报
发布日期:2017-01-18 07:30
坪山新闻网
分享:

大事之六

【中央主流媒体以空前的密度和深度报道深圳,深圳英文网“EYESHENZHEN”上线,深圳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在2016年,中央主流媒体3次集中聚焦深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解码深圳”的热潮。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等中央主要媒体采访团在4月、7月、11月3次来深开展主题采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高度和深度刊播系列报道80多篇,聚焦深圳新常态下开展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成效经验,“深圳样本”、“深圳经验”频频被各媒体转载,形成强大的舆论叠加放大效应。一时间,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都是深圳报道,为经济新常态下各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经验启示。

5月10日,多家中央媒体同时在头版为创新中的深圳点赞。人民日报刊登《深圳:改革排头兵创新当先锋(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深圳调研行)》,文章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深圳通过改革创新,使得经济保持着澎湃的发展态势。光明日报头条《创新,深圳为什么行》,则探究为什么深圳创新之路可行可持续。经济日报在《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报道中总结出创新对深圳的重要性。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更在头条新闻《引领新常态,深圳做对了什么》中,用7分钟全面介绍深圳蓬勃发展背后的原因……

当海内外聚焦深圳,深圳如何更好地畅通渠道,向全世界展示自己?5月9日,深圳市首个英文门户网站EYESHENZHEN(聚焦深圳)上线。深圳还主动走出去,受邀参加首届伦敦设计双年展,在巴黎举办深圳创意设计新锐奖颁奖典礼及优秀作品展,推介深圳设计周。应欧洲音乐节联盟邀请,深圳交响乐团在9月开展了为期三周的欧洲巡演,得到各国主流媒体的热情报道。

大事之七

【“深圳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名家计划”启动,以“天下英才为我所用”的气度,吸引国内15位学术名家入库,为深圳发展贡献智慧。】

12月10日,在第八届深圳学术年会主题学术研讨会上,“深圳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名家计划”启动,首批15位学术名家入选名家库,包括张树华、谢寿光、迟福林、巴曙松、王珺、房宁、陈光金、俞可平、单世联、傅才武、祁述裕、金元浦、倪鹏飞、冯果、连玉明等。长期以来,缺乏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名家大师,一直是制约深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短板。此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名家计划的实施,将通过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国内外优秀学者为深圳发展贡献智慧,做好建言,提供决策参考。

在引入名家的同时,深圳大力构建现代智库体系,推动学术文化发展,促进深圳学派建设。7月,市委印发《关于加强深圳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10月10日,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之际,深圳发布首份双创研究报告,以国务院参事王京生为组长的课题组深入研究深圳“双创”的独有模式,为深圳乃至中国双创发展做出理论探索。11月22日,深圳首个社科理论研究平台“深思网”上线,为党的思想理论宣传插上“网络的翅膀”。“深思网”设置了文化创新发展2020、理论要闻、论见、视野、旗帜、大家、深圳智库等12个栏目,致力于打造成为网上理论学习宣传的深圳品牌,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智力支撑。

大事之八

【《深圳经济特区阅读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广东省全民阅读经验交流会在深圳举行,第十七届深圳读书月吸引千万人次市民参与,全民阅读氛围日益浓郁。】

4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阅读促进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国内城市第一部以条例形式出台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地方性法规。《条例》从起草到出台,历时两年多,由于没有上法的参照,此次立法堪称一大创举。《条例》的实施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民阅读”战略,进一步保障市民文化权利,营造书香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1月,第17届深圳读书月举行,以“创新之城,读具匠心”为年度主题,举行了807项主题活动,为市民奉献了一场文化盛宴,吸引近1300万人次参与。

在读书月开幕当天,全省全民阅读推广经验交流会在深圳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在会上介绍了深圳推广全民阅读的经验,从战略认识、探索实践、未来设想三个层面和与会者进行了分享。

2016年,深圳“一区一书城”全面布局,由市政府和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按照1∶1比例承担项目总投资的投资方式,将在原特区外新建四大书城和一个数字出版配套基地。书城模式还走出深圳,在合肥等地绽放。此外,掌上书城、全民阅读APP成功上线,探索数字阅读时代全民阅读的新模式。深圳全民阅读软硬件建设并驾齐驱,让读书无处不在,让城市里处处充满书香。

大事之九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福田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深圳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2016年,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深圳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和《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和标准不断完善。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元化,发布实施《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目录》,2016年市财政投入2350万元,向社会购买460场公益文化活动及1.2万场公益电影。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公共文体设施,将深圳美术馆、深圳文化馆新馆、深圳图书馆调剂书库等市级重大文体设施分别布局在龙岗、光明、龙华等地,促进原特区内外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加强区级文体设施建设,已有11个区级文体设施项目纳入全市12项重大民生工程,总投资62亿元。探索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打造“图书馆之城”微服务平台和“一站式”数字文化馆服务平台,推广网络平台“菜单式”文化服务,探索“群众点单”、“资源配送”等双向供给模式。

10月26日,在文化部主办的2016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论坛上,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单,福田区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行政区。2013~2015年,福田区共投入超过8亿元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全面覆盖,服务供给实现多元化,在2016年创建工作实地检查中,福田区以99.5分的总得分获得通过。

大事之十

【深圳首评“十大文化名片”,增强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城市精神体系。】

“十大文化名片”评选,被称为2016年“现象级”的深圳文化活动。活动历时两个月,在全市范围广泛征集到80个单位和10万市民报送、推荐的400余张文化名片。在网络投票期间,活动页面的PV浏览量高达1000万人次,网络投票数达3300万票。6月24日,评选结果揭晓,莲花山邓小平塑像、深圳义工、深圳十大观念、深圳读书月、文博会、设计之都、华侨城、大鹏所城、华为、腾讯被评为“深圳十大文化名片”。

本次评选是创新思想理论载体、构建城市精神体系的创新之举。深圳还举行首届成人礼,将亲情教育、生命教育、理想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爱国教育融于一体,打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品牌。

2016年,深圳积极开展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培育社会文明风尚。市文明办研究制定《深圳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纲要(2016~2020)》,将通过开展修心、养德、尊法、尚智、崇文、健体六大行动,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同时,组织开展新入户市民培训与承诺工作,通过派发“深圳新市民礼盒”、组织“入市第一课”等方式,让新市民了解深圳市情,明确自身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争做深圳主人。推动制定《深圳市文明行为联合激励工作暂行办法》,对积极践行志愿服务、无偿献血、慈善捐赠、见义勇为等文明行为、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的先进个人,在医疗、交通、文化服务、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优待政策,营造“争做好人好事”良好氛围。

编辑:郑则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