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指,敲敲键盘,做上几十甚至上百道测试题,电脑测评系统就能结合答案,帮你测评出理想的专业和院校。近两年,类似的高考志愿测评网站、APP层出不穷。
过去家长和学生围在一起讨论填报志愿,前前后后能商量好几天,有些力不从心的父母还会选择求助老师或者有这方面经验的亲朋好友。总之,慎之又慎!生怕填错志愿毁了孩子的一生。
而近两年,借着高考这股东风,一种名为“高考志愿测评系统”的软件在网上很流行,有人自认为找到了填报志愿的好帮手,也有人心存疑惑,“机器算出的玩意能靠谱吗?”
记者在网上搜索“高考志愿测评系统”,一下找到约700万个相关结果。这其中,既包括“腾讯网”这样的知名门户网站,又包括一些网络公司的官方网页。
记者尝试下载了一款“测志愿APP”,输入一个高考分数,APP自动测算出适合投报的高校,甚至还分成冲刺,稳妥,保底三档,更有具体的录取概率,看起来似乎很神奇很强大!这还不算,APP还能通过分析您的性格,测试哪个专业适合您,这个专业未来的薪资水平,就业前景等等。
这样的APP,当年我怎么没遇上呀?
客服人员说,这秘密全在“大数据”里。
这“测志愿APP”真能这么神奇,考生再出现“高分低就”或者“报考踏空”的概率就能大大降低了吧。可是测志愿真的这么简单吗?记者在手机软件市场上选取了五款人气相对较高的测志愿APP,都以“2017年广东文科考生”的身份,预估成绩525分,来测算录取结果。
除了一款APP未收录广东省高考数据外,另外四款APP中,有一款推荐报考本科第二批院校,两款推荐本科第一批一般院校,一款甚至推荐了多所本科第一批,211工程重点院校。四款APP三个档次,这样选择报考学校,恐怕比蒙眼瞎猜的成功率高不了多少吧!
其实还不止这些,记者发现在这五款APP当中,有三款APP登陆的时候都要求填写考生的个人信息。而以往这些考生个人信息都是属于严格保密的!如果手机APP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取这些信息的话,那么日后考生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可能也不小。
此外,这些测志愿的APP都提供“VIP增值服务”,有更全面的数据参考,名师“一对一”辅导,价格从数十元到两三百元不等。客服人员说,这样的价格已经算是非常便宜的了,一些培训机构专门推出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课程,价格从几千到上万元不等,服务内容不外乎为考生提供近年高校录取信息,制定报考方案,给出投报志愿建议。至于效果,那就是“见仁见智”了。
教育行业人士表示,往年的高考分数可以作为参考,但是每年的分数线都会因考题、考生构成和发挥情况发生变化,完全靠考试分数测评,准确率并不能得到绝对的保证。一些学生和家长使用这些志愿测评软件,可能是为了寻求一种心理安慰。不过有心理咨询师认为,家长切不可因为这类测评软件给出了某大学、某专业的意见,就强迫孩子按照这个意见填报,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除了考虑报考风险外,考生的兴趣和志向也应该是考虑的重点。
按理说在对APP软件等新事物的尝试方面,家长都比孩子要保守,可一涉及到高考涉及到志愿,家长们反而容易先自乱阵脚。
这种软件靠不靠谱,刚才记者的测试其实已经能说明问题了,实在好奇,您可以参考,但不建议偏听偏信。
现在各类手机软件应运而生,也暴露出监管的漏洞和个人信息泄露的弊端,关于这类软件的测评管理都是基于什么标准?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保证收集的用户信息不外泄?挂靠于这类软件的其他付费衍生品又该如何把关?这不只是一个志愿填报软件需要面对的问题,更是网络化时代,各类应用软件都需要理清的思路。至于志愿填报,最需要的还是考生的自我评定和家长的科学认识,说到底,需要用脑用心去权衡利弊、前瞻分析,如果真是因为这类软件干扰了考生和家长的原始判断,那才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