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南海边上画了一个圈……
因为这首歌,
你以为深圳真的是从小渔村
神话般兴起的一座不夜城?
不,你该去看看深圳那些
散落在坪山坑梓、龙岗、宝安的客家围屋。
这些围屋会用两三百的历史告诉你,深圳不是一座只有三十多年的经济特区发展史的年轻移民城市(据考古发现,深圳的人类活动历可追溯到6700年前)。
现存围屋大多整体保存完整,恢弘大气,堪称精美,以至于考古鉴定专家彭全民用“北京有皇帝故宫,深圳有黄氏客家围”来评价之。然而,围屋中也有部分已经杂草丛生、闲置破败,随时有坍塌的可能。
面对深圳客家围屋的现状,深圳商报·读创新闻app与一批文化学者、建筑设计师、民俗学家等曾向社会发出保护的呼声。这些呼声在年轻人中得到了积极响应。8月12日,一批年轻人以“设计与生活”城市小旅活动完成集结,带上草帽浩浩荡荡到坑梓围屋去串门。这些年轻人中,大多为90后,他们当中有建筑师、插画师、摄影师、白领、教师,还有在读大学生、外国人等。他们要用“新移民”的身份追寻深圳的历史文化之根,去参与遗产资源保护的讨论。
客家围屋里的传说
深圳在建立特区前56%人口为客家人,有几个姓氏:龙岗罗、坪地萧、观澜陈、坪山曾、坑梓黄。而坑梓黄,是其中的大姓,一度发展到占坑梓人口的80%。康熙30年,坑梓黄氏祖先自惠东迁移至此。沿着阿婆叫沥和大沥两条河流,分布着黄氏两百年间所建造的许多围屋,其中包括16座大型客家围屋,62处文物单位,这些围屋它们在无声之间记载了坑梓黄数代人的发展史。
本次参观的围屋分别为黄氏在不同时期建立的青排世居、长隆世居、廻龙世居和龙田世居。主办方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协同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请到了深圳客家文化研究专家张卫东、刘丽川伉俪学者及围屋后人讲解围屋历史。两位学者是最早一批研究深圳客家历史文化的学者,至今已有二十余年。
一座有两条“中轴线”的围屋
一行人先到达青排世居,它由坑梓黄氏六祖奇义公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占地面积为8086平方米,是当天走访的最大一座围屋。它的形制很特别,和其他一般围屋一条中轴线的情况不同,它独具有两条中轴线,显得非常有意思。
学者张卫东现场介绍说,这和奇义公有两房妻室有关。其实在坑梓娶几个老婆的情况很常见,那为什么青排的小老婆这么厉害呢?张卫东娓娓道来:“小老婆据说是丫鬟扶正,并且在家庭地位上和大房平起平坐,并争取到一条中轴线。”
有趣的围屋轶事
其实客家围堡还有许多传说轶事。这些掌门人总能如数家珍:五世祖廷元公在到达金沙这一地方时,这一带的地块都被其他姓氏占据了,廷元公凭借着聪明才智一点点把地都买回来,建成长隆世居。六世祖奇纬公为建立龙田世居,卖了在香港半条街的物业。
而将每个世居世祖的故事串联起来,将是一本丰厚的坑梓客家家族发展史。
张卫东指着围屋门边上的楹联现场介绍,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二十四孝之一的黄香都是坑梓黄的先人。围屋的正门以及祠堂门口往往贴有楹联,如果你想了解客家人的历史,这些楹联是不错的切入口。
不复原貌的旧日辉煌
记者随后走访了坑梓黄在不同时期建起的长隆世居、廻龙世居、龙田世居,几个世居相距并不太远,各有特色。其中龙田世居以高大宏伟、英姿逼人的气势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丽川现场介绍,龙田世居建于清朝道光十七年,占地5000平方米,三合土夯实而成。和其他世居半月池在前不同,它三面环水形成护城河。从远处看,龙田世居半圆形的河岸与外墙就像一只千年老龟背蛰伏其上,这在各地围屋中相当少见。龙田世居在当时可谓“豪宅”,形制高大,龙厅和望楼有四层之高,给人不可高攀之感。
龙田世居内有雕梁画栋,外有石砖累砌而成的菱形屋檐,四个方位建有具备军事功能的角楼。角楼两侧为镬耳形风火山墙,山墙顶端有形似叉子的避雷针装置。此外,围屋四周的上方有走马廊,遇到外来侵犯者,可以立刻“调兵遣将”。后方一排房子,居中位置是龙田世居的私塾,可见客家人对文教之重视。整个世居坐北向南位于花园中间,前有宽敞的禾坪及与围河相通的池塘。在花园中信步缓行,两百年的历史幻化成斑驳树影。清风徐来,令人迷醉。
其实客家围屋远远不只这几座,近三百年来在深圳东部土地上涌现的数以百计的方形客家围堡,足以雄冠闽粤赣客家地区。如今,从这些不复原貌的世居里,仍让人可窥旧日的辉煌。
刘丽川、张卫东把深圳客家称为滨海客家。他们在继承和发扬客家人重视耕读文化基础上,亦相当重视和发展本地商业,可谓“士农工商”并举。同时,他们淡泊神灵,不拘旧礼,移风易俗,最终完成家族日益雄厚的经济基础。这被两位学者称之为滨海客家的文化特色。深圳客家围屋,承载了深圳一段珍贵的古代移民历史。张卫东指出,深圳客家文化在今日深圳文化发展战略中有重要地位和价值,可以帮助重构深圳近代史,培养深圳人培育成具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新人。
围屋修缮工作刻不容缓
即便大多数围屋恢弘大气、精美绝伦、保存完整,但由于历史久远,一部分围屋局部失修,面临随时倒塌的可能,另外也普遍存在闲置破败的现象。
一位细心的“草帽侠”在龙田世居的祠堂看到,祠堂正中的桌子底下有一条被洪水浸泡的“水位线”,约10公分高。掌门人解释,不远处的深汕高速在修建时,破坏了围屋地下的排水道,导致下雨时雨水倒灌无法排泄。
记者在多个围屋看到,地面大多青草丛生,门框损毁,几处屋檐存在严重倒塌的现象。廻龙世居掌门人告诉记者,屋檐的维修牵一发动全身,可能全片围屋都需要一起修缮,但是修缮经费相当高,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支持。
与依靠政府力量相比,坑梓黄氏后人“坑梓黄先生”对记者说到,族人自行筹资也可以实现修复。他参与了自家世居的重修工作,全部花费不到100万,这个数字对于家族人众的黄氏不成太大问题。值得一提的是,62处文物单位中仅3处为定级保护单位,其他均为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其修复工作的合法性问题至今仍存在争议,对于如何修缮也缺乏相关依据。
事实上,围屋保护始终存在原住民个人宅基地城市化后的产权归属问题。活动协办方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凌云表示,现有的《文物保护法》虽然对定级文物的修缮保护有详细阐述,但对于更大范围的“未定级”文物的修缮方式方法没有详细流程规范,只表述为鼓励原住民自行维修。而原住民自行修缮和城市规划和管理办法存在一定矛盾,或造成文保部门批文同意维修,土地执法部门当做违建进行查违,并索要土地产权证明的事情发生。
年轻人参与围屋保护讨论
活动结束之后,串门的年轻人纷纷对于围屋的现状和保护发表看法,他们将持续参与遗产资源、城市文化的讨论。活动主办方还举行了“坪山围屋文创艺术大赛”,这些年轻人的手绘、摄影等获奖的文创作品将进行义卖,所得将作为公益基金用于深圳客家围屋的保护工作。
90后策划师刘倩闻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都说深圳是文化沙漠,是南方小渔村因为政策问题走到了世界前。这次围屋之旅,打破了从前的认知。研究深圳历史,从客家围屋开始,结合现存的历史文化遗迹,是个很好的入口。”
“看到雄伟的客家围屋依然屹立在这片土地上,深感客家人扎根深圳的不易。深圳客家文化作为本地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在读大学生黄嘉俊建议,在“活化”方面,可否可以参考开平市的仓东村,改造成为侨乡乡村文化的展示基地,或将历史文物价值不高但损坏严重的围屋改造成精品民宿等。
同为90后的策划师黎其凤对记者表示:“围屋闲置颓败,非常可惜,最好的保护就是将其使用起来,可以效仿台湾松山文创区或华侨城等,建立成深圳本土文化的文创区,不仅提供新的活动展演场所,还能让民众放松舒压、体验慢活——这是在高速发展的深圳很需要的。”
张卫东在现场提出,将客家围屋改造成老年疗养院的方案。如果这个项目能够落地执行的话,为深圳发展奋斗了一辈子的老人们可以在深圳的百年老屋里快乐安康地生活,或也可吸引东南亚及南美洲的海外华侨寻根归来疗养,成为深圳城市形象的样板工程。
“日久他乡成故乡。”这些年轻人们献言献策,在围屋保护话题的讨论、践行中,逐渐提升了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我们都希望故乡多一些美好的东西。他日别人再说起深圳,不止有飞速发展的一夜城传说,更有‘仁义礼智、士农工商’的悠久文化,挺直腰板,站稳脚跟。”一位年轻人对记者如是说。(记者 刘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