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9月1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开学季拉开帷幕,当青少年出现心理学层面的“危险”信号,或者被诊断为抑郁症后,作为父母该如何做?
9月16日,中级心理治疗师、国际催眠师、深圳恒生医院心理科主任许宏冰副教授表示,青少年出现“抑郁信号”先别着急用药,可先通过“睡眠意象疗法”进行心理干预。
“睡眠意象”干预为青少年打开“心结”
“在多年的临床工作实践中,我们看到了抑郁症开始低龄化。”许宏冰讲到,据2020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中重度的抑郁检出率为7.4%;而《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在抑郁症群体中的调查显示,50%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若孩子被诊断为抑郁症或其他心理疾病时,家长别着急给孩子用药。”许宏冰表示,目前,很多抑郁症患者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存在不同的药物副反应,同时,服药依从性也是影响抑郁症复发的首要因素。
早在1994年,许宏冰便开始对患者使用“睡眠意象”非药物疗法。在多年的心理治疗实践中,他不断汲取中西方哲学、精神分析、催眠疗法、意象对话、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中医脏象理论、森田疗法、人本主义、认知治疗等方法的精髓,总结出一套利用睡眠不同阶段进入无意识深处,通过与患者的“意象对话”,引导患者调动自我完善机制,寻找并解决症结的纯心理治疗方法。
许宏冰解释,青少年患者在进入睡眠意象治疗时,他们出现的意象画面各不相同,比如一名轻度抑郁患者同时伴有专注力障碍,患者在睡眠中无意识“看到”的画面是:他希望过河,可一位“神仙”总是阻碍并告之他河里有鳄鱼,他便不敢过河了。“在接下来的几次治疗中,患者意象都出现了那个‘神仙’,每一次都阻碍其做眼前之事。”许宏冰强调,意象引导就是需要心理医生在患者无意识的情况下,给患者提供不过度理性的方法,以“真善美”的角度引导患者解决意象中的难题。
“部分患者清醒后并不清楚自己‘看到’的意象,医生可从多次治疗后,对比患者出现的不同意象来判断其病情是否好转。”许宏冰告诉说,“一名女性患者让我印象深刻,她在第一次治疗时,意象中发现周边是光亮的星球,她想要跨越到下一处,却发现脚下是宇宙深渊。”许宏冰讲到,在第二次治疗中,患者已经能在意象中解决问题:她看到一朵美丽的但会发出诱人魔咒的鲜花,魔咒对她无效,只有她可以摘取。
许宏冰认为,心理问题一般是由人睡眠时将各种痛苦带入无意识导致的。睡眠意象疗法是利用睡眠对人的生理及心理进行“修复”,通过放松及引导意象完善患者人格。除了抑郁症,该方法也适用于焦虑症、癔症、多动症、学习障碍、恐惧症、强迫症、社交障碍、睡眠障碍等心理疾病患者。
青少年非特殊期出现“危险信号”要引起注意
许宏冰表示,如今家长对青少年抑郁症的认知越来越多,心理咨询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强,但还应科学看待孩子是否需要心理干预。“如部分家长以特殊时期孩子的行为变化来判断其是否需要心理干预,或者通过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家孩子的行为做对比来判断,这都是不全面的。”许宏冰解释,所谓特殊时期,就是如开学、升学、考试等,孩子出现阶段性情绪波动、行为激越等,属于对压力的应对反应,这时候要根据情况进行干预。相反,在非特殊时期,若孩子在饮食起居方面较以前出现较大的变化,有类似以下心理学上的“危险信号”时,家长就需要特别关注了:
1.非疾病期食欲变差、晚睡早醒。
2.性格改变。如从活泼变得沉默寡言,对原本喜爱之事毫无兴趣;或者较以前突然变得顺从,没有任何形式的反抗等。
3.没有同龄朋友,也不能融入任何同龄群体。
4.突然避开家长或其他成年人。
5.在学校的行为(出勤、学业成绩等)突然变糟,如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迟缓,行为懒散等。
6.经常离家出走或者逃学。
许宏冰讲到,当孩子出现上述行为,或者不被家长“理解”的行为时,可前往正规医院心理科咨询,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才是当务之急。
(原标题《开学季青少年“心事”如何解?深圳心理医生开出心理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