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奋力开创新时代人才工作新局面 勇当人才体制改革“冲锋舟”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发布日期:2022-11-02 19:30
分享:

“政府对人才的支持力度是深圳多样化和全球化的原因。我从没见过哪座城市拥有像深圳一样的支持力度。”今年9月,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埃菲·杰曼诺夫全职加盟南方科技大学,受聘讲席教授。

步入10月,在韩国举行的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来自深圳技师学院的选手陈新源、罗凯分别夺得云计算和3D数字游戏项目决赛的桂冠。这是中国代表队首次在这2个项目上摘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也是深圳选手首次摘得世界技能大赛的金牌。

金秋时节,深圳引才、育才工作可谓佳话频传。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

近年来,深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先行示范区的担当作为,勇于改革、不断创新,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大机遇,奋力开创新时代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深圳贡献。

最新数据显示,深圳全市共有全职院士86人,高层次人才2.2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过19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超662万人,累计引进海内外高精尖缺团队251个。

坚持党管人才

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赢得先机

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顶层谋划是引擎。深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抢滩布阵”,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赢得主动和先机。

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圳建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机制,市委主要领导带头示范,以抓顶尖人才引进、重点人才项目、重大人才政策、政治引领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格局,建立调查研究、协调联动、督促考核三项机制,推动各级“一把手”亲自抓人才工作。

党委牵头抓总,构建“鹏城孔雀计划”“鹏城英才计划”引育并举的人才政策体系,对于市场指挥棒发挥作用明显的竞争领域,建立“创新成果越多、经济贡献越大、奖励补贴越多”的持久激励机制,优化升级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奖,扩大优质实体经济企业高精尖缺人才覆盖范围;对于政府主导投入为主的非竞争领域,支持用人主体设置特聘岗位,自主评聘高精尖缺人才。

改革创新始终是深圳的根与魂。

向用人主体授权、为广大人才松绑、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深圳充分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勇当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冲锋舟”:

——抢抓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机遇,推动人才R字签证、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等措施落地实施,金融、税务、建筑等20类境外专业人士备案即可在深执业,探索港澳专业人士执业便利化,为在深圳工作的37位港籍医生直接认定颁发正高级职称证书,让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更便利、来去更自由。

——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创新科技项目评审办法和人才评价机制,在全国率先实行国内外同行专家主审制。授权华为、腾讯、比亚迪等91家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累计超过10万人次。

——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创新高校、科研机构等编制管理方式,不定行政级别、不核编制,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赋予其机构设置、人才评聘、定岗定薪等方面高度自主权。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南方科技大学,这所诞生于深圳本土的创新型高校,用10年左右的时间快速集聚了一批国际化高水平人才,60%以上具有世界排名前100大学的工作或学习经历。

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增活力,这种对顶尖人才强大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学校灵活的用人机制。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颇有感触地说:“深圳给予了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使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和科研教学平台打造方面有了非常强大的支持。”

聚焦干事创业

打造创新力量集聚的“梦之队”

“所有的人才都应当把他的下一站放在深圳,你的技术可以落地,你的梦想可以实现。对科技人才来讲,没有什么比梦想得到实现更重要。”今年是林海晖在深圳创业的第8个年头,这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双博士,深圳市绚图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谈及深圳的吸引力时如此说道。

干事创业,实现梦想。深圳聚焦科技创新“主战场”,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作用,以具有全球感召力的干事创业平台打造创新力量集聚的“梦之队”。

一个个开放引才的平台载体拔地而起。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加速推进,全市创新载体超3000家。同时,聚焦5G、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我市重点发展产业领域,挂牌成立13家诺贝尔奖(图灵奖)科学家实验室,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

不仅如此,深圳还在产业环境、投资环境、法治环境等方面,凝聚起支持人才干事创业的“最大公约数”:探索制定高精尖缺“人才引进目录”,大力引育重点产业、新兴产业所急需的紧缺人才,使人才引进与高科技产业相匹配;设立100亿元规模的天使母基金,以“风险劣后”机制激发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成立3年多投出潜在独角兽企业32家;在全国率先立法建立个人破产制度,让“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有机会走出“债务泥潭”,让创新创业人才更加“轻装”前行……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深圳探索建立全新机制的深圳科创学院和深圳零一学院,培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实现更多从零到一的突破,为破解“钱学森之问”提供深圳方案。零一学院创始人、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钱学森班”首席教授郑泉水说:“零一学院将以人内在的探索动力为起点,打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学术研究、产业实践之间的壁垒,致力于探索全球领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范式。”

倡导服务至上

营造人才发展好环境

“深爱人才、圳等您来”,这是一句在深圳深入人心的口号。

口号的背后是深圳构建全方位、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努力为人才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营造人才发展“好环境”,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大展其长、实现抱负。

让人才“心有所向”。

设立市人才研修院,打造人才国情研修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举办“向党学创业、向党学管理”示范研修班,从百年党史汲取精神养分,为人才思想铸魂、事业赋能。

让人才“心有所安”。

向高层次人才发放“鹏城优才卡”,人才凭卡可直接办理23项便利服务。投入1000亿元设立人才安居集团,专责筹集建设人才住房。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市人才创新创业基金,为初创期、种子期人才创业项目提供金融支持。

让人才“心有所归”。

以立法形式在全国首设深圳人才日,创办“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营造礼遇人才的城市氛围。发布全国首个国际人才街区地方标准,不断优化让人才近悦远来的服务生态。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湾畔建成全国首个人才主题公园,展现尊才、爱才、敬才的诚意和温度。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深圳必将担当起推进科技自力自强的责任,打造全球创新人才向往之城,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为深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率先探路、先行示范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编辑:肖艺嘉